慢性病長期用藥患者務須注意用樂安全
近日報載,有關台北榮總急診部及臨床毒物科統計發現,急診病人中有三.五%因藥物不良反應就醫,最常見的為降血糖藥及心血管藥,推算全台有廿四萬人可能因此至急診就醫,顯示國人對藥物不良反應需加強注意,特別是慢性病長期用藥者,在身體狀況可能改變的情形下卻仍服用相同劑量藥物,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甚至危害生命。
其實大部份的藥物不良反應是可被預防的,就降血糖藥及心血管藥二大類之慢性病用藥安全提醒如下:
一、降血糖藥:
(一)服用降血糖藥物需注意食量減少或未進食可能發生低血糖危險;需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果(在心悸、冒冷汗之低血糖症狀下可緊急食用救命)、糖尿病識別卡、緊急聯絡方法。
(二)糖尿病患者服用胰島素增敏劑 thiazolidinediones類藥物如rosiglitazone、pioglitazone等,如有明顯水腫或體重增加,可能進一步影響心臟功能,需回診告知醫師。
二、心血管藥:
(一)服用降血壓藥需時常測量血壓及脈搏,收縮壓低於100毫米汞柱或脈搏每分鐘低於五○下時,應暫停用藥並告知醫師。
(二)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避免服用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之降血壓藥如carvedilol、labetalol、nadolol、propranolol等,以免氣喘發作導致呼吸困難,且就醫時應事先告知醫師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三)同時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 及接受體抑制劑如captopril、cilazapril、enalapril、losartan、valsartan等及保鉀型利尿劑或鉀離子補充劑者,需留意高血鉀情形,如出現全身虛弱無力、心律不整、血壓降低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四)換心臟瓣膜或置入心臟血管支架後服用預防血栓或抗凝血劑如warfarin、aspirin等的病人,平日刷牙時如有牙齦出血或其他部位異常瘀青,表示可能需調降劑量,需立即告知醫師;另如需看牙醫或做手術時,建議事前先停藥約七天,以避免流血不止。
依據衛生署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發表九十四年度全國十大藥品不良反應品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治療癲癇之phenytoin、carbamazepine及止痛藥之diclofenac、ketoprofen均可能治療慢性疾病。如果服用抗癲癇藥在皮膚或黏膜出現紅疹、水泡,表示可能有過敏反應或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服用止痛藥出現胃痛、黑便、血便,表示腸胃道可能出血;如尿量明顯減少,表示腎功能可能受影響,應儘速就醫。
在此提醒慢性病患者,雖然固定長期使用某些藥物,但身體狀況可能改變,建議仍應定期回診並需與醫師、藥師有良好的配合,才能兼顧藥有效及藥安全。
(資料提供:輔導會第六處)(點閱次數:1755)